Published on 09-09-2020
2020夏季日劇《MIU404》已經完結,理所當然地結局是主角所在的警視廳一方獲得完全勝利。
而結局中,管田將暉曾以自殘方式企圖「陷害」主角打犯,但卻因其友人都服管田研發的輕度興奮劑EP而神志不清,結果構陷不成。
但值得深思是EP不是第一幕出現,較早出現場面的藥效也沒有這麼強,而觀眾也因只能接收電視台所提供的信息去相信主角。
在現實情況,最近有宗案例法庭根據某部門的CCTV,認為是受害人自殘而罪名成立、再例如之前的投訴警察即起訴假口供、再到更早前的綁架案。都是根據某部門「調查」後,再用司法程序把原告變成被告。而主流新聞機構當然搬字過紙,依書直說。
而和劇中一樣,把新媒體/自媒體說成不進行消息驗證分析,只為眼球流量的謠言製造者。這不等同現實中的網媒被輕視,特別是部分網媒如傳真社等比大台報導更深入,更詳盡。結果也是被輕視。
劇中被興奮劑影響而不能為管田作證的人物,全都是社會精英階層/知名人士,如模特,初創企業家,富二代等。現實中不也有黑白照的「女權」明星闊太,以兒童權利進行籌款的機構,各大院校校長和「香港」企業家?
如果把一切用非主角視線去睇,所有解釋都會現實得恐怖, 特別是警官二代的九重說了要用其職業生涯去改革警隊,例如證人保護制度、警官旋轉門條款等。不就是英劇喜歡的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tmm name="%e4%ba%8c%e6%ac%a1%e5%85%83%e7%9a%84%e7%a5%9e%e8%be%b2%e6%b0%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