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03-11-2021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襲港以來,香港鏢壇幾乎完全停擺。疫情爆發初期,作為掟飛鏢主要場所的酒吧,被政府勒令停業多月;本地大型飛鏢賽事和聯賽受限聚令影響而相繼停辦;一些主打無煙無酒的飛鏢道場,亦因市道低迷、抵不住經營壓力而結業。筆者認識不少鏢友,眼見鏢壇活動欠奉,甚至連昔日經常流連的飛鏢場所亦關門大吉,均感到意興闌珊。
縱然近月本地疫情已大幅受控,本地感染個案幾乎絕跡,每日平均只有數宗輸入個案,惟政府仍不敢掉以輕心,各種社交距離措施未見明顯鬆綁。看來,鏢壇上下未適應如何與病毒共存,先要適應如何與限聚令共存以尋找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筆者列出三點觀察,看看面對疫情下的香港鏢壇新常態,飛鏢運動的發展是「危」還是「機」?
一:本地高水平賽事大幅減少
香港接觸飛鏢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多年來其實舉辦過不少大規模的全港性和國際性賽事,吸引不少本港和世界各地高水平鏢手參加。例如:軟式飛鏢世界錦標賽「THE WORLD」香港站、由亞洲飛鏢協會舉辦的ADA國際飛鏢公開賽、香港國際飛鏢節;硬式飛鏢方面則有由香港飛鏢會舉辦的香港飛鏢公開賽,以及PDC亞洲巡迴賽香港站。
可惜的是,自香港爆發疫情以來,上述賽事全部停辦,令不少因疫情而暫時未能離港比賽的本地飛鏢好手失去很多比賽機會。記得有些參加東京奧運的香港運動員曾分享道,自己在疫情期間未能參加大型賽事累積經驗,亦無法透過參賽來了解對手的實力變化,這無疑影響到自己的發揮。筆者相信,香港的飛鏢運動員亦面對着這樣的問題。即使他們每日仍努力練習,但大賽的緊張氣氛和與對手面對面較量的壓力,是懸掛在自己家中牆上那塊飛鏢靶無法給予的。
當世界各地的鏢壇已陸續恢復舉辦大型賽事,讓外地鏢手陸續重返賽場,惟本地高水平鏢手仍只能長駐家中自我鍛煉,這對他們的個人水平會有何負面影響,值得觀察。
二:飛鏢道場絕跡本地飛鏢賽事
另一類較常見的本地飛鏢賽事為飛鏢組織舉辦的飛鏢聯賽,包括香港飛鏢會舉辦的硬式飛鏢聯賽,以及由兩間電子飛鏢機公司Dartslive和Phoenix分別舉辦的軟式飛鏢聯賽,吸引業餘鏢手和飛鏢愛好者參與。這些賽事雖然獎金不多,部分甚至只設獎座,卻發揮着凝聚鏢壇和作為鏢手搖籃的角色。另外,參賽需要到酒吧或道場消遣,參賽者亦要定時添置飛鏢用品和外出練習,這些賽事亦對促進飛鏢經濟圈有所作用。可惜的是,上述賽事同樣受疫情和限聚令的影響而停辦。
直到最近,上述三個組織分別有所動作,希望在復辦聯賽的時機來到前舉辦一些小型賽事予鏢友參加。例如:香港飛鏢會宣布在10月至12月舉辦四人隊際賽;Phoenix在八月底宣布改造舊有賽制,制定適合現時防疫措施的全新短期比賽—Phoenix Double Up 2021,賽事在10月中至10月底舉行,以2至4人為一隊;Dartslive亦在9月初宣布確認舉辦SUPER 2 Plus 2021 Autumn,以3-4人為一隊,賽事在10月中展開。
往年Dartslive和Phoenix舉辦軟鏢聯賽時有設立飛鏢道場組,但今次這兩項小型賽事卻只設有酒吧組和餐飲組。筆者留意到,目前政府將「酒吧或酒館」的營業模式和規限與「夜店或夜總會」看齊,而Dartslive的公告更列明接受夜店或夜總會作為SUPER 2的參賽隊伍主場。
現時有沒有夜店或夜總會設有電子飛鏢機可供鏢友組隊參賽,筆者並不清楚,但從Dartslive的公告可見,Dartslive此刻是認為夜店或夜總會比飛鏢道場更適合作為飛鏢比賽場地,確實諷刺。現時政府定下限聚令,飛鏢組織受疫情影響而沉寂多時,難得復出舉辦活動的時機成熟,安全系數當然要設到最高,一切都要以不違反限聚令為前提,因此才會出現上述這種可笑的事。
另一方面,筆者去年曾撰文談及飛鏢道場多年來的身分模糊,營運道場是否需要申請遊戲機中心牌照亦眾說紛紜。由於執法部門一直未有就牌照問題作任何指示或執法行動,以致道場一直都在灰色地帶下經營着。以往太平盛世時,鏢壇享受着灰色地帶所帶來的好處(如:經營道場門檻低、無須付費申請牌照等),但如今政府以限聚令對多種處所的營業模式設限,例如要求顧客和員工必須接種新冠疫苗、使用「安心出行」、限制每檯顧客人數等,一些鏢壇持份者,甚至道場經營者自身亦已開始發現,飛鏢道場沒有被「正名」,其實會對推動飛鏢運動發展帶來一定困難,甚至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正規的飛鏢道場,以其場所無煙無酒為賣點,因此吸引不少熱愛飛鏢運動的年輕人和長者光顧。假如飛鏢道場長時間無法舉辦聯賽,不僅令它們失去其中一種收入渠道,亦失去凝聚顧客的機會,經營壓力只會有增無減。當愈來愈多飛鏢道場抵不住壓力而結業,對推廣健康飛鏢運動只會有害無益。
三:鏢壇趨向碎片化
飛鏢作為小眾運動,參與人數一向較其他傳統體育項目少得多。香港的鏢壇雖然被某些人戲稱「小圈子」,但從樂觀的角度看,小圈子其實也代表着與飛鏢有關的組織、商業機構、從業員和消費者彼此聯繫緊密,所以當鏢壇內有什麼風吹草動,不論是比賽還是鏢手動態,往往會很快傳遍整個圈子,各持份者要聯合推動一件事的門檻自然也較低。
然而,要維繫上述的緊密關係,前提是鏢壇必須維繫着良好的氛圍,讓各持份者能在這種氛圍下各取所需。例如:一個飛鏢組織透過舉辦一個大型飛鏢賽事賺取收入,一些品牌透過贊助活動來提升其知名度,鏢手透過參賽來爭奪獎項和累積比賽經驗,鏢友又可以透過欣賞賽事或擔任賽事的工作人員來獲得愉悅感和滿足感。
可惜的是,在疫情的打擊下,像ADA、THE WORLD之類的大型賽事,近兩年來已絕跡於香港鏢壇。之前曾有個別商業機構舉辦一些國際賽事的香港站選拔賽,但參賽人數及關注活動的鏢迷人數始終較為遜色,在鏢壇內能引起的迴響自然亦較小。
疫情令鏢壇失去舉辦大型活動的時機,加上各種社交距離措施的限制,令飛鏢組織傾向改為舉辦規模較小的活動,例如前文談及的小型飛鏢聯賽;飛鏢推廣活動也是如此,一些組織和鏢手趁近期疫情有所緩和,開始復辦飛鏢課程和體驗活動,但都是走小規模的路線。
疫情之下出現上述這種小規模、各有各做的現象,實在無可厚非,但鏢壇需要避免這種現象日後變成常態。當鏢壇長時間缺乏大型活動和賽事,自然會出現人員流失的問題。例如,鏢迷可能會因意興闌珊而轉投其他嗜好;市場上少了人掟飛鏢亦意味着未來報名參賽的人數會減少;商業機構或飛鏢組織考慮到成本和收益,日後舉辦大型賽事的意欲就更低。這樣就會出現惡性循環,加劇鏢壇碎片化的問題,將來只會更難推動鏢壇各持份者合作,共同向大眾推廣飛鏢運動。
結語
一場疫症,令鏢壇市道變得慘淡,這是任何喜歡飛鏢運動的人都不想看到的境況。上述的新常態不論對業界還是鏢手而言都絕非好事,而這會是短期現象,還是會日益加劇,全憑有權有勢的鏢壇持份者和組織的一念之差。
某些鏢壇人士愛以「疫情」二字作為擋箭牌,聲稱受限聚令影響而無法舉辦這樣那樣的活動,一切等疫情消退後再說。正能量的說話,鏢壇大佬們人人識講,但善用低潮期好好裝備自己、甚至主動為業界爭取發展空間,又有多少人做到?很多疫情曾爆發得較香港嚴重、確診人數遠多於香港的國家及地區,例如歐洲、日本、台灣等,當地的飛鏢組織早就恢復舉辦大型賽事,並且容許觀眾入場,令賽場重拾疫情前的歡樂氣氛;反觀香港的飛鏢組織,是只懂得一直呆等政府放寬限聚令?還是嘗試主動出擊,遊說自己經常聯誼的政、商界友好為飛鏢業界發聲?
疫症的低氣壓下,香港鏢壇其實並非死水一潭。隨着近期小型飛鏢聯賽陸續出現,加上有電子飛鏢機公司邀請本港個別鏢手參加線上賽事,與亞洲好手較量一番,亦有個別商家即將舉辦PDC世錦賽的香港站選拔賽,香港鏢壇像是又熱鬧了一點。這證明香港仍有不少人關注飛鏢運動,只是缺乏凝聚他們的機會。期待鏢壇有心人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長處,嘗試擺脫困局,別讓新常態真的變成新常態,否則即使疫情消散,鏢壇亦難以重現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