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在閱讀】穿越尖沙咀前世今生

尖沙咀海濱曾經是香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1960年代起逐步成為九龍半島以至整個香港的旅遊、消費、商業、文化及康樂活動中心的龍頭。1970年代,香港政府更發展尖沙咀為文化中心,尖沙咀海濱的文化設施包括香港文化中心、太空館、博物館等,較中環更多元化。

1980 年代末的梳士巴利道,遠方可見新世界中心,其與太空館之間的空地正在興建地下商場 — 「名店城」。(蔡思行藏品/來自《尖沙咀海濱》一書)

時至今日,尖沙咀海濱仍然是市民及遊客常到之處,其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大眾記憶,也是代表着香港的文化符號。本書引用了不同的檔案資料及珍貴的圖片,詳細記述尖沙咀海濱的歷史變遷,闡述從公用九龍倉碼頭到今日海港城的發展,並討論尖沙咀海濱和尖沙咀東部為什麼滿載了如此大量的集體記憶。過去尖沙咀海濱曾有多座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如尖沙咀火車站、舊水警總部等,本書深入探討了當年社會對保留、拆卸、重建和保育的爭議;同時又分析市民與遊客、康樂與商業對尖沙咀海濱公共空間的競逐和爭議。

香港寸金尺土,城市發展政策、大眾記憶、歷史建築保育等都是社會十分關心的議題,期望本書可為香港的歷史留下一筆紀錄,亦為將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1950 年代尖沙咀火車站大樓,與前方尖沙咀天星碼頭、背面的半島酒店及訊號山形成海濱的風景線,富有協調感。(蔡思行藏品/來自《尖沙咀海濱》一書)

自序

感謝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的慷慨資助,使這項為期兩年關於尖沙咀海濱發展歷史,橫跨集體記憶、歷史建築保育、商業史、城市綠化等課題的前瞻性研究項目能夠成功落實。香港樹仁大學大學研究總監陳蒨教授對這個研究項目的寶貴的建議和真摯鼓勵,筆者尤為感激!繼筆者早前所著的《戰後新界發展史》後,「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再次大力支持是次研究計劃,為我們搜集資料和口述歷史檔案提供了十分專業的協助,並借出嘉道理兄弟參與尖沙咀海濱發展項目的政府委員會及公司檔案所載的珍貴相片,讓本書刊登,誠為香港商業機構管理檔案庫中的一所專業機構,為研究者提供最竭誠的協助。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及香港政府檔案處是「香港研究」的兩座「寶山」,能獲得其專業人員的協助,筆者銘感於心。研究團隊尤其感謝二十多位在尖沙咀海濱長年工作、生活及遊覽的人士接受口述歷史訪問,他們無私的分享,補充及訂正了文字歷史紀錄,是當代第一身的經歷及無可取代的寶貴紀錄。筆者十分感謝研究團隊成員嘉柏權、蔡青慧、許宇琪、陳銘洇及陳諾婷協助進行檔案資料搜集和口述歷史訪問等艱辛工作,令是次研究項目能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筆者亦很感謝匿名評審的寶貴意見,這才注意到需要補充尖沙咀海濱雖為人所熟識,但從未有完全整理的戰後發展歷程的部分。

尖沙咀海濱曾經是香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自1960年代起先後成為九龍半島以至整個香港的旅遊、消費、商業、文化和康樂活動中心的龍頭,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筆者開展這項研究和寫作項目,並不單純因為要進行一項重要的學術研究—尖沙咀海濱讓香港由純海港城市,轉變為多元化以海濱為中心(包含尖沙咀、中環、灣仔及觀塘海濱)的商業、旅遊和消費服務的國際都會—同時亦源於個人的生活經歷。筆者作為久居新界30年的「鄉下人」,在西鐵尚未開通至尖沙咀及尖東的年代,乘搭九巴前往尖沙咀海濱,就是為了到訪當時仍位處星光行的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今日的同一位置變成了誠品書店)、海港城尚未結業的葉壹堂、位於樂道數十年不變的辰衝書店,以及位於尖東的香港歷史博物館。如此「正經」的遊歷過程,對尖沙咀海濱的感受不免流於片面。然而,想不到在十多年後查找尖沙咀海濱的相關歷史文獻檔案時,發現當年憑「直覺」由彌敦道走到海防道,穿過海港城商場前往星光行和尖沙咀天星碼頭的路線,早已在1960年代發展海運大廈人士的規劃之中!

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初的海運碼頭、天星碼頭、星光行及尖沙咀火車站。星光行前有「慶祝中 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字樣。(蔡思行藏品/來自《尖沙咀海濱》一書)

2011年和現時的太太剛起情愫,不免跟隨幾十年香港情侶的腳步,走遍尖沙咀海濱和尖東一帶。第一次約會的地方是香港科學館,我們還在華懋戲院、帝苑酒店的餅店、星光大道、藝術博物館內望向海港的「梳化」、海港城近天星碼頭的行人長廊,留下不少回憶。三年後籌備婚禮,半島酒店最低消費的婚宴套餐十分吸引,但宴會廳面積太小,實在無法容納所有親朋戚友。別無他法,只可以選擇在尖東舉行婚宴,也在尖東海濱長廊拍婚照留倩影,意外地對尖東1990年代至今不變的金光閃爍建築物群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

婚後移居港島區,尖沙咀海濱逛得更多了,但以往的「拍拖」勝地藝術博物館及位於梳士巴利道地下的「名店城」都先後重建或拆卸,我們沒機會再訪星光大道便已關閉重修,於是只能經常穿過廣東道或海港城前往天星碼頭乘船回家。太太說起其父親曾在舊香港從事多個行業,如開設出租二手書及漫畫的街邊檔,也曾居住在尖沙咀廣東道,以便前往當年位於梳士巴利道的尖沙咀火車站前往羅湖,再轉至廣州。這和現實中已成為自由行遊客充斥的名店街,不免有着明顯的歷史疏離感。

2019年6月1日,筆者帶領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舉辦的尖沙咀海濱導賞團,發現大家對尖沙咀海濱都有不同的認識:有些團友不清楚「五枝旗杆」的位置;一位女團友則清楚指出在過往海運大廈對出廣場的浮雕噴泉,市民可以「私自」在水池放模型船;一位男團友則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星光大道上有卡通人物麥兜銅像及手印,卻沒有老夫子。由個人、家庭至香港人,尖沙咀海濱和尖東為什麼滿載如此大量不同的集體記憶?公共設施及私人商業建築群遍佈的海濱,如何解決保留、拆卸、重建和保育具歷史價值建築物的爭議?擁有全長四公里海濱長廊及眾多公園的尖沙咀海濱,如何解決市民與遊客、康樂與商業對公共空間的競逐和爭議?這些問題都會在本書中有詳細的剖析和討論。

最後,本書的研究和寫作歷程,差不多伴隨稚兒的出生和成長而進行。有不少時候忙着搜集資料和寫作,不免疏忽了對稚兒的照顧。幸有岳母鄺瑞勤女士,她與不少香港人一樣勤奮,一方面為口奔馳,另一方面不惜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任勞任怨地協助照顧稚兒。沒有她,這本書相信無法及時付梓出版。

蔡思行2019年6月6日
北角寶馬山

本文節錄:《尖沙咀海濱:歷史、城市發展及大眾集體記憶》

1970 年代中拆卸前夕的尖沙咀火車站,可見鐘樓 為火車站的組成部分,成為戰後香港明信片主要取 景的對象之一。(蔡思行藏品/來自《尖沙咀海濱》一書)

作者:蔡思行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範疇包括華南海洋史、香港歷史、現當代中國等。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ISBN:978-962-937-421-1
  •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More Stories
黃金時代倉(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