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資管下半年亞洲區展望

Published on 11-07-2020

宏利投資管理發表報告,指亞洲和大中華股票出現反彈,截至 2020 年 6 月下旬,股市指數較 3 月份低位回升約 30%。

該行亞洲區(日本除外)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認為,下半年即使前景持續不明朗,但區內仍不乏具吸引力的公司,尤其是中國,因其受惠於「加速數碼化」和「去全球化」的兩大趨勢,而亞洲國內生產總值有望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繼續錄得正增長。

今年中國和亞太(日本除外)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分別從 1 月 的 5.8%和 5.4%,下調至 5 月的 3%和 0.9%。然而,市場早前預計今年環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會在跌至負數。因此,亞洲堅實的經濟基礎,有助增長維持正數。展望 2021 年,預期中國和亞太(日本除外)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分別達 7.7%和 7.4%,均超越已發展市場。

在企業層面, 2020 年企業盈利增長乏善足陳,但明年盈利升幅可能高達 20%。基於目前估值,亞洲股市很可能在年底前維持區間上落,但 2021 年或出現 10%的潛在升幅。

隨著疫情減退,兩股主要趨勢將會加深:「加速數碼化」和「去全球化」。兩股趨勢早於疫情爆發前已逐漸受到關注,將會影響亞洲投資和資本市場,並改善個別行業的增長前景。

(1) 加速數碼化

2019 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多國封城,期間催生的行為模式在疫後社交距離措施的帶動下發展,意味世界將無可避免加速數碼化 ── 這個術語廣泛涵蓋政府與企業開支,以至個人消費形態。這股趨勢亦帶來一些由下而上的選股機會,特別是在北亞市場,投資者可以尋找整個價值鏈的投資機會。

企業層面:「加速數碼化」對投資者有何意義?踏入 2020 年,隨著 5G 技術推出,亞洲各國政府和企業已開始投資數碼科技,尤其是中國。其後區內多國封城,科技開支隨即飆升,企業購買新筆記型電腦或視像會議設備,以應對迅速開展的「在家工作」安排。因此,市場對網速的需求升幅高於預期。基於這種情況,看好 5G 相關行業,包括通訊基站、數據中心和上游設備。

消費者層面:數碼化發展轉向消費者(被視為數碼化趨勢的較下游部份),以及全球各地實行社交距離措施,正在改變大眾消費或使用必要服務互動的方式。

目前,中國電子商貿佔全國零售銷售總值 26%,增 長源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活動。這兩類人口集中地分別佔中國現有和新增網上支付用戶超過 50%和 60% (圖 2)。在封城期間,新成立和冒起的電子商貿公司透過滿足低線城市民眾的特有需求而擴展業務。例如有公司開始專注提供物有所值的貨品,或開始合併集中處理消費者的訂單。這些舉措有助提高業務在低線城市的滲透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年長一代亦開始利用網上應用程式,訂購雜貨或食品送餐服務。

該行預期的另一種消費行為是家長普遍接受網上教育模式。我們曾經預計在未來三年,網上教育滲透率會從低於5%,提高到15%至20%,但現時已經達到這個水平。因此,愈來愈多供應商致力提供更優質的網上課程。

疫情亦大幅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識,愈來愈多消費者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但並非親身進行,而是透過手機遙距檢查。預期亞洲國家將加強醫療保障網絡,確保當地醫院擁有更完善的設備。生物科技企業和醫療設備公司將成為這個領域的主要受惠者。其他潛在發展包括企業對製造業的態度轉變:生產線自動化和更智能(減少依賴勞工)的工廠可成為新行為標準。

(2) 去全球化

疫後世界或會邁向去全球化,各國與近鄰或貿易夥伴的關係不再緊密,轉趨自給自足。這股趨勢無疑會產生贏家和輸家。可藉民眾收入上升而把握內需增加的良機,以及能夠藉製造業價值鏈上移、經營利潤率較高的業務的公司將可受惠。

實際上,贏家在過去十二個月愈見明顯,約200家台灣企業享受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將海外生產基地遷回台灣,這個轉變帶動當地商業和工業房地產領域的發展。

地緣政治方面,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的影響,已開始蔓延至金融市場。事態發展包括外國企業可能因無法向美國證監會提供連續三年的審計報告,而須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除牌。此外,預計愈來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即發行美國預託證券的中資股)將回歸中港市場上市,主要目的地是香港交易所,並集中於「新經濟」行業。

這衍生一個值得注意的概念:如果目前納斯達克指數的十大中國企業轉往香港上市,恒生指數的消費和資訊科技業比重或會增加一倍至20%。這繼而反映企業盈利增長和估值有上升空,對香港股票投資者有利。

中美科技戰持續,促使中國公司建立自家半導體供應鏈,藉此減少依賴美國供應商。這應有利台灣和韓國半導體製造商,尤其是專注設計集成電路的企業。事實上,鑑於上述發展,當中部份的中型公司錄得正增長。

相對而言,該行認為A股對投資者別具吸引力,因為科技、消費和康健護理業內不少中型股存在投資機會。

More Stories
【文化有毒】《愛的迫降》:真愛大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