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07-03-2021
來神經的認
神經的罪
神經的你被出生
神經的人
信神經的神
而神經的我被消失
在世的 不要驚 我是人
47名民主派人士被律政司以涉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日前在庭上作聆訊,大部分當事人都是溫和民主派,未見參與暴力或反共,仍被控此罪名,對於過往信奉法治的香港人來說,「罪」便有了全新的演繹。罪名是神經的,要認上這條罪,也恐怕要「神經的認」。
在反修例示威爆發前兩年、雨傘運動落幕後三年,達明一派做了《1+4=14》一歌警世,配以梁基爵擅長的電音,旨在諷刺香港社會已成病態,政府謊言逐漸滲透市面。歌名取材自George Orwell名著《1984》中的名句:「2+2=5」,即極權政府逼市民接受歪理,與秦代趙高的「指鹿為馬」有異曲同工之嘆。
不少人認為小說是衝着蘇聯而來,針砭共產極權的過患,經濟、政治均極度集權,思想、教育部門確保大眾想法與政府一致。香港《國安法》第十條指:「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便與香港過往的自由氣氛大相逕庭。達明一派這首歌,現在重聽也許感受更深。
請跟你自言自語
不要鬥爭
請聽你大鳴大放
只需過日晨靈魂嗌我
誰靈魂被更新
被信的 請記住 你是神
「鬥爭」、「大鳴大放」都是中國共產黨用語,即知此歌矛頭所向。「大鳴大放」發生於1957年,是毛澤東最初表示歡迎意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更豪言「我看沒一樣不可以批評的。」表面開放,但後來變成「引蛇出洞」,將發表意見的右派批鬥。歌中用「大鳴大放」,指的是人民只能單方面接收中央的意見,人民不可「鬥爭」或反對中央意見,只宜做「港豬」每日單調打發日子,禁足於政事。立法會的功能是討論議案,議員甚至有權力否決政府議案,但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連否決財政預算案亦變成涉嫌顛覆國家,可見香港素來標榜的言論自由與三權制衡亦殆盡,從今中央希望市民過的生活就是不問世事,乖乖工作就好。
靈魂嗌我
誰靈魂被更新
被信的 請記住 你是神
由於再無言論自由,縱見不平事亦不能發聲,從此市民人格難以完整,情緒遏抑,靈魂枯萎,是可預見之事,又或者其實早已發生。回歸以來香港主流市民對社會事務不聞不問,只顧每日上班、炒股、供樓,對文藝亦乏興趣,修養難以成形,性情未能陶冶,雨傘運動前後已有口號指香港「窮得只剩下錢」,便是對香港社會丟失靈魂的疾呼。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提及,共產主義的產物庸俗。人有靈魂的話,便會嚮往精神境界,熱愛自由、有獨立思想,一般都會抗拒共產主義。
舊文寫《斯德哥爾摩情人》一歌提及權威性人格;而據《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一書所指,持有權威性人格的人不擅長領略感情,甚至敵視感情豐富、有思想的人。若然後者為之有靈魂,而權威性人格又是極權政府的支柱的話,受極權突侵的人,原有的靈魂自然與新政體格格不入,甚至會被外來因素削去靈魂,取去思考或領略感情的能力。
共產主義一直被人詬病為偶像崇拜,中共則自鄧小平執政以來,雖極力去除個人崇拜的風氣,但2012年以來似乎借屍還魂,中共政府逐漸就鄧小平方針改弦易轍。今次想提及心理學家Erich Fromm另一本書《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當中提及人天生需要宗教,以便作自己人生的指路明燈,但此一需要,不一定由宗教滿足,可以投射到政府、國家,又或某些人物身上。
作者指出,正當的「宗教」應該令信徒感受到愛、自在,但不少人投入以後,卻以自卑、崇拜、屈服等乞取慰藉。這種需要一旦誤入歧途,便不能以理性衡量,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亦會深受其害,更會將一切不合理的崇拜以歪理順之。書中舉例指作者認識一位知識分子,思路清晰,卻是史太林擁躉,一旦問及史太林是否與其他極權領袖相似時,該知識分子總能以各種理支持史太林,力證史太林與眾不同,作者便斷定這種「宗教需要」足以令受過教育的人亦變得不理性。又如文革時期紅衛兵的狂熱、六七暴動後棄卒的癡迷、逃難到港的黨員的忠誠、海外華人的愛國心,包括過往提及《苦戀》藍本黃永玉的經歷等,一一均不可以理性解釋。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衛便被發現辦公室中有習近平瓷照,早前甚至公開說:「愛國要整體地愛,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中國共產黨帶領、甚至破壞中國共產黨帶領的國家本質特徵,是說不過去。」這種感受,是否符合Erich Fromm所提的「愛」與「自在」,且甚疑之。
1加4原來14
真相發生
當機器越來越快
擔心我是人
和諧教我
難和諧就犧牲
未信的 都記住 你是神
「1加4原來14」是歪理,真相是「發生」出來,而不是一直客觀存在的那個,是因為有了「新真相」。共產極權需要的是毫無情感、毫無獨立思考能力的機器,才可保「萬世太平」,但人最重要的元素,正是上文提及的靈魂。當社會逐步充斥機器,有靈魂的人便會被孤立,甚至被批鬥,因此當看着身邊機器,這種「擔心」不是空言。記得雨傘運動與反修例運動之間的五年,作者在香港感受到整體社會氣氛極度遏抑,每日只顧上班、吃喝玩樂的偽和平風氣日益濃烈,人情味淡薄,若與身邊朋友提起時事或文藝,時被嗤之以鼻,話題復移到飲食男女、升職置業之事,借以麻醉心志。當時對「當機器越來越快 擔心我是人」這兩句的寂寞與憂慮,感受尤深。
「和諧」原是約2000年初期大陸網絡用語,是諷刺政府將一切壞消息抹去,復宣傳「和諧」氣氛,以粉飾太平,後來引申為動詞。「這個帖文被和諧掉了」,便指帖文因內容涉及政治而被過濾或刪除。若然未能信奉這種「太平」的人,便會「犧牲」,從而令餘下「未信的」人,也要信奉這個「神」。
來重複的念
重複的學
重複的做神經質
微塵的消逝(寒蟬的朝夕)
浮雲的光亮(鹽(檐)蛇的生活)
圍城的一齊神經質
盛世的 不說謊 你是神(末世的 不要哭 你是神)
重複念、學政治宣傳,做好「思想改造」,便可適應新政府,而重複一字妙在政治宣傳是不停重覆同樣訊息,直到受眾接受為止,但公民社會貴乎獨立思想,接收百花齊放的意見從而成長。在香港已成歷史,大家亦只能做「神經質」的人,才能在新香港生存下去。正如副歌反覆唱吟「神經」二字,除了易上口外,亦在諷刺這類不停重覆的政治宣傳。
「寒蟬」是指噤若寒蟬,典出《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指劉勝貴為大夫而不為惡行發聲,後來用以翻譯英文的「Chilling Effect」,是為「寒蟬效應」,即市民懼怕言論自由所帶來的法律後果而寧願閉口,終致社會無人關心。「鹽蛇」正寫為「檐蛇」,指壁虎,檐簷兩通,今香港多讀[sim4],但正音為[jim4],謂檐上小蛇也。大概填詞者周耀輝是希望用檐蛇比喻為卑微、左閃右躲的生活。若與寒蛇與檐蛇並看,即見作者眼中的香港人命運。
「盛世」與「末世」交替使用,其實說的是「末世」,只是被官方粉飾成「盛世」,再加上不說謊,更見諷刺之力。
來神經的認
神經的罪
神經的你被出生
神經的人
信神經的神
而神經的我被消失
在世的 不要驚 我是人
「被出生」、「被消失」這種詞語淵源較長。「出生」是自動詞,即只會有「某人出生」的用法,正常不會用作被動詞。至於此處用上「被出生」,是源於八九民運勞工維權人士李旺陽,於2012年出獄後不久接受《有線電視》採訪,形容獄中嚴刑狀況,更使他盲眼,但仍豪言「砍了頭也不回頭。」報道於6月2日面世後,6月6日便被胞妹李旺玲發現身亡,最終湖南省公安廳定之為「自殺」,但外界存疑。後來「被自殺」一詞即不脛而走,其時網絡亦盛行自創「被+自動詞」的詞語,借以諷刺政府手法之荒謬。
全首歌要探討的,便是在極權的「思想改造」之下,怎樣判斷何謂「人」,若要保全內心的「人」,又應如何處世。人有了靈魂,便不容易受共產極權唆擺,因此靈魂是共產主義的最大敵人,換言之,亦是最珍貴的東西。人有靈魂,便會崇尚真摯,不易為諂媚極權而說謊。MV中亦見有頭像劈半,無腦無眼,象徵既無思想,亦無辨別是非之心,正是極權所要之物,後來頭像染紅,警世之深意不言而喻。身處衰世,首先要做好的,是保全自己,相信這首歌可帶來不少啟示。
《1+4=14》MV:
《1+4=14》
作曲:劉以達
填詞:周耀輝
編曲:梁基爵@人山人海/劉以達
監製:梁基爵@人山人海/達明一派
請跟你自言自語
不要鬥爭
請聽你大鳴大放
只需過日晨
靈魂嗌我
誰靈魂被更新
被信的 請記住 你是神
來重複的念
重複的學
重複的做神經質
微塵的消逝
浮雲的光亮
圍城的一齊神經質
盛世的 不說謊 你是神
1加4原來14
真相發生
當機器越來越快
擔心我是人
和諧教我
難和諧就犧牲
未信的 都記住 你是神
來重複的念
重複的學
重複的做神經質
寒蟬的朝夕
鹽(檐)蛇的生活
圍城的一齊神經質
末世的 不要哭 你是神
來神經的認
神經的罪
神經的你被出生
神經的人
信神經的神
而神經的我被消失
在世的 不要驚 我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