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馬風塵】無錢又無遠見 談何體育發展?

Published on 12-02-2021

現屆特區政府的任期已過一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月26日發表了今屆政府第三份財政預算案。最多人談論的措施,自然是政府提出向所有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去年曾說過全民派錢不符合政府「理財新哲學」的陳茂波,到了今天終於「打倒了昨日的我」,稱本港經濟受社會事件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打擊,派錢是為了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以及紓緩市民經濟壓力。

2月23日,陳茂波發表網誌,率先披露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封面設計。(圖片來源:www.fso.gov.hk)

派錢消息一出,不少市民甘之如飴。即使有傳媒其後留意到預算案的附編提到,警隊下個財政年度的開支預算大增,被泛民陣營批評「半啖砂糖三啖屎」,今年的預算案公布後仍贏得不少掌聲,連帶陳茂波的民望亦來個谷底反彈—香港民意研究所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所做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巿民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評分為54.1分,較去年的47.1分大幅上升;陳茂波的評分亦由公布預算案前的26.6分,升至最新的43.5分。然而,好評只屬曇花一現:六日後,市民對預算案的滿意度評分,急跌至40.2分,創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低。派錢能挽回多少民心,有目共睹。

歷年財政預算案滿意率及評分(圖片來源:香港民意研究所)

財政預算案與施政報告一樣,都是一年一度的政府重要報告,不論是內容的編排和選材,都透露出政府(或是主事政府官員)當下的管治思維和對各項政策方針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未來社會政經形勢的展望。一份政府工作報告,能夠清楚交代政府各項措施是最基本的事;若讓人民讀畢後能夠對自己身處的城市(或最起碼對自己繳稅的對象—政府)感到有希望、有遠見,才是上品。

從反修例事件到近期新冠肺炎,特區政府施政均出現連番失誤。一個只剩下管治意志而無管治能力的政府,在一年一度公布預算藍圖之際,企圖靠民粹式派錢來挽回民望,相當可悲。同樣可悲的是,現屆政府一再減少投放資源發展體育,視野亦愈見狹窄,並無善用體育作為建立軟實力和凝聚人心的功能。

先看看現屆政府的三份財政預算案演辭中,談及與體育有關的措施及發展理念:

2018/19年度 2019/20年度 2020/21年度
會繼續投入資源,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 向香港運動員基金注資2.5億元,增加獎學金支援運動員體學雙軌發展,並增加全職運動員退役時可獲得的現金獎勵。 全力支持香港運動員在東京 奧運會和殘奧會爭取佳績
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體育部分)注資10億元,資助體育團體訓練運動員和舉辦賽事。 在康文署全面檢討體育資助計劃有結果之前,增撥2,500萬元經常撥款及為期兩年、每年約1,700萬元的額外津貼,提高對60個體育總會的資助,以應付參與海外比賽、代表隊訓練、支援清貧運動員,以及其他營運支出。 對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60個體育總會的總資助額,將由現時每年約三億元,在四年間大幅增加至超過五億元
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額外 注資50億元 一次性地提供1,500萬元資助金,用於職員培訓、進修或購置器材、改善辦公室設施等。 繼續推展香港體育學院的新設施大樓計劃
撥款五億元推行全新的體育盛事配對資助計劃,鼓勵商界贊助大型體育賽事

由康文署全面檢討體育資助計劃

研究重建奧運大樓的技術可行性,為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體育總會提供辦公及活動空間

2018年,陳茂波宣讀現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時,談到政府推動體育發展的三大方向—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提出的數項措施主要與推動體育精英化和盛事化有關,當中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額外注資50億元。現在回頭看來,原來這已是政府投放體育的最大手筆資金。

翌年的預算案,政府的新增體育開支「大縮水」,由至少56億元大減至只有約3.3億元(見上表)。筆者去年曾撰文指出,政府當時僅計劃未來兩年向一眾體育總會合共增撥約1億元,即平均每個體育總會只分得約167萬元;但預算案中提出的六億元翻新公廁計劃,平均每個公廁需要花費約250萬元,較一個體育總會所獲得的額外資源還要多,可謂相當諷刺。(見:如廁比發展體育重要?

總括而言,前年預算案投放到體育發展的新資源,是現屆政府上場以來最多,所推出的措施亦圍繞着「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三大方向;到了去年的預算案,金額雖然大幅減少,但措施尚算貼地,為解決運動員的生活及備戰需要而設想。來到今年,政府對體育發展的着墨,沒有最頹,只有更頹。

今年預算案,陳茂波只用了兩段、合共不足150字簡介體育措施。第一段提到:「今年是奧運年,我們會全力支持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爭取佳績。」這裡有三個問題值得思考:

第一,奧運雖然是四年一度,但運動員需要努力備戰,繼而透過爭取高世界排名或從奧運資格賽出線,才能取得奧運入場券,因此不論是否奧運年,政府都應全力支持運動員爭取佳績。然而,陳茂波所表達的意思,是指「因為今年是奧運年,所以政府才支持運動員爭取佳績」嗎?這是間接承認政府在非奧運年沒有全力支持運動員嗎?

第二,陳茂波只講政府「會」全力支持運動員,卻隻字不提「如何」支持運動員。如今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作為奧運主辦方的日本東京更是疫情重災區之一,政府有否想過為需要出外征戰的健兒們加強保障?有否考慮過增加對運動員的資助或生活補貼?假如今屆奧運最終真的因為疫情未能受控而宣布延期,甚至取消,政府會有何舉措?一點實際措施都無提過,只有一句冷冰冰的「全力支持」,有何用?

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近日先後表明,東京奧運將如期舉行。但現時疫情尚未受控,距離奧運開幕日尚餘四個多月,誰能保證往後不會再現變數?(圖片來源:unwire.hk)

再看看第二段,陳茂波提到兩項措施:增加港協暨奧委會和60個體育總會的總資助額,以及繼續推展體育學院的新設施大樓計劃,其實都只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及的舉措(準確一點說,林鄭月娥在去年10月初出席體育界活動時,已率先透露有關措施,當時聲稱是將施政報告內的措施「成熟一項推一項」)。

換句話說,政府並無因應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變化,而對體育界推出任何臨時支援措施,陳茂波只是因應其上司數個月前提出的體育發展計劃而向立法會討錢。所謂的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來到今年的預算案,似乎只剩下關注「精英化」一途;去年完成檢討的體育資助計劃,檢討報告到現在還未出台。無錢又無遠見,談何體育發展?

後記

擱筆之前,想談談預算案的顏色。現屆政府的三份預算案,用上三種不同的顏色,各有不同含意:

2018年:暖紅色

當年的預算案,是現屆特區政府首份預算案。陳茂波曾在記者會上解釋,選擇暖紅色,是代表新一屆政府耳目一新,給人朝氣勃勃的感覺。亦有傳媒報道,據悉當局最初提供了幾種顏色封面,陳茂波最終揀選了水紅色,只因正值「新正頭」(當年大年初一是2月16日,陳茂波於2月28日宣讀預算案),氣氛較喜慶洋洋。

「財政預算案2018」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來源:www.budget.gov.hk)

2019年:粉綠色

陳茂波曾透過網誌解釋,他在選定預算案封面的顏色時,除了個人的偏好,某程度亦反映政府在面對刻下經濟環境與挑戰時的感受。去年初環球經濟一片向好,預算案的封面顏色偏向較有動感活力;今年前景頗為不明朗,但亦是有危有機的關鍵階段,要保持信心,努力耕耘,遂選了粉綠色作為今年預算案演辭封面的主色調。他形容「香港是充滿生機的土壤,但仍是要播種、灌溉、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成。」

(圖片來源:www.budget.gov.hk)

2020年:淺啡色

陳茂波在預算案的結語提到,自己選擇了「象徵土地的顏色」作為今年預算案的封面顏色: 「我相信,香港仍是充滿生機的土壤,但它會種出怎樣的收成, 在於我們每個人選擇播下什麼種子、如何耕耘、怎樣灌溉。 我相信,不管我們是什麼背景、懷抱什麼信念和理想,大家都十分珍惜和愛護香港。」

(圖片來源:www.budget.gov.hk)

相信不少人都與筆者一樣,望着今年的預算案封面,再回想過去一年香港人經歷的種種悲傷和痛苦,腦海中冒出的只會是一坨屎;即便真如陳茂波所言是「土地的顏色」,筆者想起的都只是一片焦土。去年司長還在形容是「充滿生機的土壤」的香港,為何今年變成一片荒蕪之地?

有人會形容,香港之所以變成焦土,全因去年反修例事件所引發的一連串社會運動,就像是一把火,將香港燒得面目全非;而現時的肺炎疫情,就如仍未完全撲滅的山火,繼續緩緩蔓延。若要追究責任,那麼最初縱火、甚至將火燒得愈來愈旺的始作俑者,是藍絲組群掛在口邊的「黑衣暴徒」?是經常聲稱自己行事「合法合規」的「忠誠勇毅」?是自認有管治意志、實際上卻無管治能力的政府?抑或是那位會為被外界批評「賣港」而哽咽、卻一次又一次逆民意而行的特區首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縱然一場大火會奪去無數動物的性命和棲息地,短期而言也許是大自然的災難,但被燒毀的林木、被燒死的動物,統統會回歸塵土,令田地變得更肥沃,若干年後,植物還是會在原地茁壯成長,然後再次成為孕育萬物的家。假如反修例事件真的是香港的一場大火,但願香港人因此而換來的一片焦土,將來能夠迎來更美好的一天,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悲劇重演。

很愛這片土地。(作者攝)

願好人一生平安。香港人,加油。

More Stories
股中人早點(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