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15-03-2020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梁美儀教授及其團隊,持續監測本港海洋環境有毒物質三丁基錫(TBT)和三苯基錫(TPT)的污染情況和其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TPT是海洋哺乳動物體内主要的有機錫化合物,顯示污染持續,其於中華白海豚肌肉組織中的濃度平均值是每克1,893.8納克濕重,於江豚肌肉組織中的濃度的平均值則為每克1,477.6 納克濕重,比目前世上已知的最高TPT濃度的海洋哺乳動物偽虎鯨要高(該偽虎鯨的為每克649納克濕重 )。而在成年中華白海豚體內檢測到的最高TPT濃度,高達每克3,476.6 納克濕重,是該偽虎鯨的五倍。高濃度的TPT可影響哺乳動物的免疫、神經、心血管和生殖系統,造成亞致死效應,從而對珠江三角洲內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種群健康和存活率產生負面影響。
令人擔憂的是,江豚幼體體內的TPT濃度最高達每克3,455.6納克濕重,相比2003年從本港採集的江豚體內TPT最高濃度值(每克310納克濕重 )高出十倍,意味著本港TPT污染的情況正在惡化。
研究又證實DPT和TPT可通過海洋食物鏈進行生物放大,其濃度沿食物鏈在各級生物體內逐漸遞增。根據穩定性同位素和化學分析結果,隨著中華白海豚(內河口)食物網中海洋生物的營養級別增加,DPT和TPT在海洋生物的組織濃度均顯著增加。同時,TPT在海洋生物的組織濃度與江豚食物網中生物的營養級別亦呈正相關關係。中華白海豚的DPT和TPT營養放大倍數(TMF)分別為6.03至11.48和2.45至3.39,而江豚TPT的TMF為2.51至3.47。當TMF大於1時,表示該化合物可以通過海洋食物鏈進行生物放大。
由於這些化學物質的TMF很高,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營養級別生物很可能通過膳食攝入DPT和TPT。因此,在評估其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時,必須考慮這些化合物在食物鏈中的生物放大的潛力。
就如何降低TPT對市民的健康風險,梁美儀教授指,市民應避免及減少食用大型魚類(如兩斤或以上的牙䱛魚和鯊魚)及底棲魚類(如牛鰍和鰨沙魚),因為牠們會積聚更多TPT和其它的有毒污染物。市民可選擇甲殼類、貝類和較小魚類進食,從而降低TPT和其他污染物的攝取量。
今次研究是全球首次有科學家利用海豚食物鏈證實TPT會隨着海洋食物鏈倍增,最終可能對食用海產的人類構成健康風險。研究報告已於學術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