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10-04-2020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前6冊書名: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2020年4月出版
《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2020年4月出版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2020年6月出版
《不一樣的中國史4:從無為到有為,帝國昂揚的時代──西漢》2020年6月出版
《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2020年8月出版
《不一樣的中國史6:從世族到外族,華麗虛無的時代──魏晉南北朝》2020年8月出版
節錄:為什麼要重新認識歷史?
在開始講述中國歷史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暫時假裝從來沒有學過中國歷史,暫時假設中國歷史對你來說是個徹底陌生的東西。
我當然知道大家在學校曾學習關於中國歷史的知識,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大家可能擁有的豐富底子,反而希望暫時忘記曾經學過的中國歷史?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過去從學校裡學來的中國歷史,背後有個我們今天必須認真予以檢討的假設─將中國歷史當作一個具備高度同質性的民族文化歷程。
過去讀的中國歷史,建立在「同質性的假設」上。
不妨回想一下,從前課本裡讀到的堯舜禹湯是什麼形象?秦始皇、漢武帝長什麼樣子?順著歷史軸線回想,唐太宗又是什麼樣子?宋徽宗、明太祖朱元璋長什麼樣子?他們或許各有各的長相,然而這些皇帝身上的衣服、裝扮卻沒有什麼改變。我們應該要問:「真的如此嗎?」如果一直用「同質性的假設」去投射、想像或理解中國歷史,我們就看不到許多事實,甚至不會察覺到其存在了。
我們若是以為中國自古以來一直都有皇帝,就很難注意、更難理解中國皇帝制度是如何產生的。要從皇帝制度如何產生的角度去看,才能真確知道秦始皇的重要性,以及秦、漢作為歷史轉捩點的意義。講白了,我們得先將皇帝的「同質性」從腦海中趕出去,才能了解到秦漢帝國建立最大的意義,就在於皇帝的出現。
秦漢之前沒有皇帝,那是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狀況?去除了「同質性的假設」,我們才能回溯沒有皇帝的時代,看春秋戰國時代的王、侯如何遂行有效統治?他們的統治方式、權力運作,與秦漢皇帝有何不同?再往上推,西周的「天子」和後來的皇帝又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 我們在歷史中需要看到的是「異」,而不是「同」。
還有,如果我們想像的秦皇、漢武,一路下來到唐太宗、明太祖,統治者都是皇帝,每一個皇帝都是同一個樣子,那我們更不可能理解商朝,不可能理解從各種史料上明確反映出來的商朝文化及其統治政治,也不可能讀得懂商朝的史料。我們現在賴以了解商朝最重要的史料是甲骨文。以前的學者花了很多時間,還是弄不懂甲骨文的內容,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解讀甲骨文的字型,而是沒有能力解讀甲骨文所記載的活動本質。
甲骨文和我們今天通用的文字有直接且密切的傳承關係。一個懂中文的現代人只需要一點訓練,就可以快速認出大約百分之六十的甲骨文字。因此,羅振玉、王國維這些大學者一拿到甲骨印記,很快就解讀出很多字。儘管如此,卻還要再花超過半世紀的時間,才真的清楚一連串文字講的意思。為什麼那麼難?因為絕大部分的人習慣用後來中文指涉的內容去推想甲骨文要說的事,那就走上歧途,浪費很多時間了。
節錄:「挖死人骨頭」的一門學科
我從高中開始,自以為對文化有了特別的關懷,也自以為讀了許多談文化的書(如《中國文化史》、《西洋文化史》、《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的前途》、《佛教與中國文化》等等),卻遲遲沒有接觸過一個名字上有「文化」的學科─文化人類學。
我們那個時代(一九八○年代初期),高中考大學時要填志願,但老實說,對於擺在我們眼前的大學科系,絕大部分都搞不清楚狀況。文科志願中最奇怪且最難理解的,首推全臺灣獨一無二的「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就此一家,別的大學都沒有這種怪系,偏偏又開在臺大,而不是任何其他大學。如果是臺大以外的任何一所大學單獨開了這個系,我們的反應可以很自然、很直接─不理它,當它不存在就算了。然而這是臺大文學院的最後一個志願,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不能放棄任何可能上臺大的機會。
於是我們難免要對「考古人類學」這幾個字多看幾眼,難免要嘟噥討論一下這幾個字的意義。不知從多久以前,建國中學文組班的學長們就流傳下來對「考古人類學」的簡單定義,用臺語說就是「挖死人骨頭的」。
就算我年少時興趣廣泛,也不可能會對專門學習如何「挖死人骨頭」動念。自己認定了就是要讀歷史系,連外文系、中文系都沒填進志願裡,當然更不會考慮考古人類學系。
沒想到我依照自己的志願進了臺大歷史系,而大一的必修課中,赫然出現「考古人類學導論」。我高中時期蹺課就蹺得厲害,上了大學更是變本加厲,大部分時間寧可耗在圖書館裡找書讀書,課堂能不去就不去。開學好一陣子,都還沒好好在「考古人類學導論」的課堂上坐過,也就一直沒搞清楚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學問。
我不急也不在乎,歷史系的直屬學姊卻比我急、比我在乎。她好心地翻找出大一時用過的筆記祕笈,硬塞給我。我花了一兩個小時在圖書館翻了翻上學期的筆記,哇,「考古人類學」還真的是「挖死人骨頭」的啊!
陳奇祿老師教的「考古人類學導論」,先列出了考古人類學的分項內容,包括「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民族誌」和「文化人類學」,然後進入對於「體質人類學」的說明。筆記上密密麻麻都是人體結構的繪圖,有骨骼形狀,還有關於人骨的種種專有名詞。乍看之下,很像醫學系學生的課程內容,唯一最大的差別是:不教肌肉,不管內臟,就只有骨頭、骨頭、骨頭!
寒假前,上學期的「考古人類學導論」期末考,我考得一塌糊塗。考卷上有一大題完全空白。陳老師上課時交代過,一定會考關於人類頭骨的相關名詞,大部分同學都知道要特別準備, 只有我不知道。「請寫出『頭寬』、『頭高』、『頭長』的定義及其學名。」看到這樣的題目,我只能望而生嘆。
考試成績公布,我的「考導」(「考古人類學導論」的簡稱)真的被「考倒」,拿了六十二分,在班上排名倒數。看完成績走回文學院,我想起筆記上說,下學期「考導」的主要授課內容是「文化人類學」。為了避免又被「考倒」,我決定到圖書館借幾本「文化人類學」的書,放假時好好提前進入狀況。
節錄自:《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87476
《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ISBN:9789573287483
作者: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餘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