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譚】愈隔愈疏的「母親」

Published on 08-08-2021

黃耀明被廉署起訴涉嫌於補選舞弊,是香港首次有歌手因參與政治活動而被控,再次引起輿論嘩然,不少人質疑為政治清算。黃耀明在中國大陸一向有影響力,私下不少歌迷敬拜他,而他亦一直為推動中國的公民社會成長而努力。他透露過,2008年到過大陸表演,那時覺得「這個國家是有希望的」。也許在位者視明哥為眼中釘,但他並不視中國為敵人,而只是希望中國進步而已。

自達明一派解散後,黃耀明於1991年加入了羅大佑的音樂工廠,並於羅大佑《首都》中唱了《母親II》一曲。當年專輯發表於1993年,自然離不開對六四事件等政治活動的質疑,但《母親II》的語調卻不尖銳,反而以柔情去探討自己(香港/台灣)與母親(中國大陸)的關係,當中不乏對「母親」的深情,只是現實與親情總有相違,才覺無可奈何。

似費了一世紀的心血的中午
在你喘息中等我啼哭聲是多辛苦
茫茫情海終於湧出我身體髮膚
無從挑選中不講條件的照顧

上課作文裏母親的愛早寫過
但你倉促的皺紋我卻未摸清楚
從前懷中軀體今天隔開得更疏
仍然年青的親心竟時刻感染我

開首林夕描寫了母親如何誕下孩兒,「身體髮膚」便用上「身體髮膚受諸父母」的時興諺語,凸顯這份慈孝離不開華人文化。口說母愛得多,但從未仔細了解母親的「倉促的皺紋」(錄音中黃耀明唱成「cong1 cuk1」,但應讀成「cong2 cyut8」),暗示近代中國的政治活動來得太急,香港本與中國密不可分,有如「懷中軀體」,亦未及了解清楚中國大陸的局勢,加上時為殖民地及意識形態不同,便與中國大陸漸行漸遠,「今天隔開得更疏」。不過並語調並非要反中,否則亦不會有「仍然年青的親心竟時刻感染我」一句,便知親情猶在。

直到副歌「但」一字,才從筆鋒中轉出質疑:

但看吧母親
我是平凡的眾生
沒理由母親
愛情都不可這樣真

「母親呀,我只是個平凡的眾生,沒理由呀,這份親情明明比愛情還要真。」副歌未有點破為何有此婉嘆,相信是因受了「母親」傷害,令「孩兒」接受不來,才覺難以置信,便不斷無奈地向母親問沒有說出口的問題:「為何要傷害(屠殺)我?」

你愛我竟似我苦戀那些經過
大概堅貞的感情永遠就似拔河
然而如不開心不想你知得太多
假使出生不能開心何必有我

母親對自己的愛,形式令孩兒想起「苦戀」。《苦戀》是白樺著名劇本,述愛國者為國家貢獻並犧牲不少,卻終受逼害,另文曾介紹,衍生了黃耀明另一佳作《邊走邊唱》。「堅貞的感情」足證孩兒對母親的愛是真的,但似「拔河」,便暗示了當中困難重重。「假使出生不能開心何必有我」,便寫盡當時身為華人的痛苦,覺得在世有親情只會令人痛心,倒不如一開始不存在。題外話,「何必有我」四字應受1985年同名港產片啟發,講述由鄭則仕飾演的智障人士肥貓的悲慘生活。

上課作文裏母親的愛可寫過
但你滄桑的皺紋永遠沒法還原
從前懷中軀體今天隔開得更疏
滄桑的雙手仍可包容這一個我
彷彿總可返回當初懷中溫暖我

尾段稍換語氣,「母親的愛」這類題目現在可是寫過了,但1949年以來波瀾壯闊的政治運動有如「滄桑的皺紋」,「永遠沒法還原」,影響了整個國家往後無數代人的質地,已經回不去了。這段重覆了「今天隔開得更疏」一句,但對前景卻更有希望,相信經歷種種以後的中國大陸,「仍可包容這一個我」,能夠包容未有經歷天翻地覆的香港與台灣人。「彷彿總可返回當初懷中溫暖我」,便寄寓了當時香港、台灣人(至少羅大佑)希望中國大陸能夠接納來自相對自由土地的華人,讓他們能為華人身分而安心,「返回當初懷中」,關係能親密得如當初經歷火紅年代之前一樣,不再像後來「隔開得更疏」。

今夕黃耀明被捕,香港、台灣與中國大陸有沒有隔得更疏,能否「返回當初懷中」,中國大陸是否「溫暖我」,一切便盡在不言中。

《母親II》
作詞:林夕 作曲:羅大佑
演唱:黃耀明

似費了一世紀的心血的中午
在你喘息中等我啼哭聲是多辛苦
茫茫情海終於湧出我身體髮膚
無從挑選中不講條件的照顧

上課作文裏母親的愛早寫過
但你倉促的皺紋我卻未摸清楚
從前懷中軀體今天隔開得更疏
仍然年青的親心竟時刻感染我

但看吧母親
我是平凡的眾生
沒理由母親
愛情都不可這樣真

你愛我竟似我苦戀那些經過
大概堅貞的感情永遠就似拔河
然而如不開心不想你知得太多
假使出生不能開心何必有我

但看吧母親
我是平凡的眾生
沒理由母親
愛情都不可這樣真

上課作文裏母親的愛可寫過
但你滄桑的皺紋永遠沒法還原
從前懷中軀體今天隔開得更疏
滄桑的雙手仍可包容這一個我
彷彿總可返回當初懷中溫暖我

More Stories
【牛馬風塵】業界代表無公關

本網不會校對你的個人資料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