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s

【牛馬風塵】後疫症時代的飛鏢運動發展方向

Published on 12-02-2021

執筆之時,全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人數達800多萬、逾45萬人死亡,世界各地繼續實施不同程度的防疫抗疫措施,包括限制群眾聚集及舉辦大型活動。正當歐洲地區疫情略見緩和之際,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卻憂慮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要重過正常生活,或許仍然遙遙無期;有專家更認為,新冠肺炎有可能成為風土病,難以「斷尾」,市民日後或要接受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

nhs
英國的抗疫口號,簡潔而響亮。(圖片來源:diplomacy.edu)

遏止疫情蔓延固然是首要任務,但生活總不能永遠停擺。各國根據自身的疫情發展,正開始適度放寬各種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務求在生活與防疫之間盡量取得平衡,並讓受疫情影響的產業能夠盡快復甦,包括體育。目前,歐美地區多項停賽已久的大型體育賽事,包括NBA和各大歐洲足球聯賽等,均已陸續重啟。飛鏢方面,PDC亦正逐步恢復舉辦大型賽事,包括暫定於7月舉辦Summer Series 和World Matchplay、11月則舉辦PDC World Cup。

飛鏢運動與很多體育項目一樣,早已發展成為一種產業,故長期無法舉辦大型賽事,受影響的絕對不只是觀眾少了娛樂,而是關乎體育機構、運動員、賽事舉辦單位的工作人員、博彩公司、體育用品商等的營運及生計,長遠而言甚至會對培育新一代運動員及推廣體育項目普及化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假如肺炎疫情真的再有大規模爆發,或者變成了風土病般難以根除,而體育賽事每次都已停賽或取消賽事應對,長遠而言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從積極的角度看,我們需要思考:能否利用科技,為飛鏢運動尋找出路?

PDC Summer Series將於7月8至12日舉行。 (圖片來源: PDC)

談到這裡,讀者們或者會想到「網上對戰」(Global match)。網上對戰其實早於軟鏢市場盛行,像Dartslive和Phoenix Darts推出的飛鏢機,能夠透過互聯網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玩家連線切磋。硬鏢方面,雖然也有個別公司生產可作網上對戰的電子硬鏢機(如:Fidodarts),但普及度始終較電子軟鏢機低;主流的硬鏢賽事,仍是傾向使用傳統硬鏢靶、安排裁判和報分員即場計算比賽分數,讓選手們面對面作賽。

「線上硬鏢」其實並非新鮮事物,外國有不少網上平台及社交媒體上的飛鏢群組,先後推出網上硬鏢交流活動及業餘比賽。由於不少國家及地區為防控疫情都推出限聚令或禁足令,令近月「線上硬鏢」的需求上升。參加者在家中設置好飛鏢靶和手機或電腦視像鏡頭,然後登入平台網站,就能即時尋找其他玩家作網上對戰;有些平台更沒有硬性規定參加者必須設置鏡頭,但作弊的可能性自然就更大(你懂的)。玩家們在對戰期間各自輸入分數,比賽數據會儲存於對戰平台中,讓玩家們檢視自己的成績,運作就像電子軟鏢機一樣簡單易用。

網上飛鏢對戰平台Dartsmaniacs操作介面

早前歐美肺炎疫情較為嚴重,有飛鏢組織和飛鏢用品商就趁機舉辦網上對戰及產品推廣活動,讓鏢壇不至於完全停擺。例如,PDC於4月中至5月中舉辦PDC Home Tour,讓一眾持有PDC Tour Card的鏢手在疫情期間都能夠在家中一展身手。

PDC Home Tour 連日的賽事由製作公司Loop Productions 負責影片串流及網上直播工作。每次比賽前,參賽鏢手需要先在家中將電腦或手機鏡頭架設好,使其面向鏢靶,然後利用視像會議軟件對賽,比賽期間需要自行報上分數;PDC會安排評述監察賽事進行,比賽數據則由體育網站加上與SportRadar提供,Loop Productions會實時收集各項影像及畫面,由其在家工作的職員負責整合。

香港鏢手梁啟勳有份參與PDC Home Tour,他在小組賽曾打出一記170分埋鏢。(網上截圖)

要連續多日、從頭到尾辦好一場網上賽事,實在需要多方面配合。縱然PDC Home Tour有時候會出現畫面不夠清晰或窒機的問題,但這項賽事作為疫情下PDC的一項嶄新嘗試,還是得到了參賽鏢手和鏢迷的好評,賽事亦獲得多家體育媒體注意及報道。

另一個例子是愛爾蘭博彩公司Paddy Power和Target Darts舉辦的Darts from Home活動。這項活動邀請了數名現役及已退役鏢手利用Target Darts出產的鏢靶及飛鏢進行網上對賽,部分賽事有為醫護人員籌款;參加者包括前世界冠軍Phil Taylor 和Raymond van Barneveld,二人先後進行過軟鏢及硬鏢對賽,仍有高水平表現。鏢手享受比賽,觀眾亦看得過癮;Target做了善事之餘,亦能趁機宣傳自己的產品,也是很好的公關手段。

Raymond van Barneveld與Phil Taylor的網上對賽,吸引不少鏢迷注意。(網上截圖)

上述兩個例子,其實都有應用到遠程製作 (Remote production)技術。

過往電視台若要實時轉播大型活動或體育賽事,需要派出俗稱OB車的戶外轉播車(Outside broadcasting truck),它如同一個流動工作室,具備一般錄影廠該有的剪接、音效等軟件及硬件;並且配備衛星設備,可以實時將訊號發送到電視台,再播放予觀眾。發展下去,OB車的體積亦由大卡車變為麵包車(Outside broadcasting van),既提升了機動性,入手的門檻亦降低。

然而,傳統戶外轉播猶如將一個錄影廠由電視台搬出去,即使戶外轉播車的體積變小,始終牽涉大量人手,員工交通、食宿、物流等成本亦很高。因此,遠程製作變得愈來愈普遍。電視台或製作公司先要在採訪或拍攝的場合設置好攝錄器材,然後透過互聯網串流技術將拍攝到的內容實時傳送回電視台或製作公司的錄影廠,再直播予觀眾。遠程製作可讓負責廣播的工作人員出行人數和所需物流的安排大大減少,讓後期製作或直播時轉換畫面等工作留在電視台的大本營進行,所以理論上同一批製作人員是可以同時處理數項直播工作,成本效益得以提升;而利用互聯網傳輸拍攝內容,既不會降低質素,延時(Latency)亦較衛星傳輸短。

隨着互聯網速度及硬件質素的提升,遠程製作所需成本逐漸減低,穩定性卻不斷改善;後台製作人員可以直接與遠方的攝影師溝通至之餘,亦可同時遙控調校多部攝錄機的白平衡和色差等設定。不少公司近年都利用這項技術轉播大型賽事或活動,在疫情之下,不同國家的限制入境措施增加製作人員越洋採訪的難度,製作公司未來亦可能會考慮減少人員流動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可以預期遠程製作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遠程製作模式(網上截圖,來源:Sony Youtube)

無可否認,對飛鏢組織、鏢迷和鏢手而言網上對戰的吸引力和吸金力始終比不上實體賽事。作為全球最大型飛鏢組織之一的PDC,其主要收入來源來自賽事的電視轉播權和售賣門票,這些都是Home Tour賽事無法提供;鏢手方面,參與網上賽事所得到的出鏡費和微薄獎金,亦絕對不足以糊口。因此,飛鏢界仍是期望能夠盡快復辦實體賽事,但時機來到之前,業界應盡可能善用互聯網開拓商機和創造比賽機會

PDC 主席 Barry Hearn表示,疫情之下,PDC要讓飛鏢運動回歸需要經歷三個階段:(一)遙距作賽;(二)閉門作賽;(三)開放觀眾入場觀賽,而他認為目前已有條件進入「閉門作賽」階段。

筆者認為,若PDC的賽事純粹以本土鏢手為對象,只要確保參賽者身體狀況良好和做好場地環境衛生,是可以考慮以閉門形式作賽,但由於每個國家及地區目前仍在實施不同程度的入境及隔離檢疫措施,而航空公司亦未能完全恢復航班服務,因此海外鏢手若要參與閉門作賽的賽事,仍會面對不少困難。以目前香港唯一持有PDC Tour Card的知名鏢手梁啟勳為例,早前他與筆者分享自己計劃重返英國,參與下月舉行的PDC Summer Series,但需要提前抵埗接受14天隔離檢疫;他亦坦言,考慮到入境香港和英國的隔離檢疫安排,今年再次返港的機會不大。

其實,不論是PDC,還是香港鏢壇,都可以考慮安排以遙距方式進行賽事或活動。以下是筆者認為值得思考的方向:

(一):今年PDC Asian Tour原訂於2月29日至3月1日在南韓首爾舉行首兩站賽事,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會最新的計劃是將首兩站賽事改於8月29日至30日在台北舉行。PDC Asian Tour可以說是亞洲鏢手參與到的最高水平硬鏢賽事之一,亦是他們爭取PDC世錦賽入場券的重要渠道,但假如亞洲地區的疫情再度惡化,以遙距方式繼續舉辦賽事是否可行?

具體做法是:PDC於報名階段先了解參賽者的地區分布,然後盡可能尋找一些地區性飛鏢組織,在每個有人報名參賽的國家或地區飛鏢組織都籌備一個用作遙距賽事的場地,例如:日本飛鏢協會(Japan Darts Association)在東京設置一個比賽地點、台灣飛鏢競技協會(Taiwan Darts Association)就在台北設置另一個比賽地點,如此類推;每個國家或地區的參賽者需要在比賽當日前往所屬的比賽地點,透過大會安排連線對賽。為使各地比賽環境盡量一致,所有地點不論是場地大小、燈光、室內佈置等均需要根據PDC所要求的規格安排,並由當地的PDC裁判及經培訓的工作人員監察賽事進行,最重要的當然是確保網絡連線穩定。由於事前準備工作會較正常面對面形式作賽複雜,因此PDC可以提前開始及結束報名期。遙距作賽既能讓賽事無需因為疫情變化而經常更改賽程,亦能避免鏢手面對出國參賽的健康風險。

今年的PDC Asian Tour至今仍未開賽,鏢手的排名亦可能影響到PDC世界盃的亞洲國家及地區隊伍人選,值得關注。(圖片來源: Professional Darts Asia)

(二):疫情期間,本港鏢壇近乎完全靜止,即使現時酒吧重新開放營業,仍有不少鏢迷對外出掟鏢消遣卻步,轉而參與網上對戰活動。本地鏢手或各大飛鏢品牌的sponsor player,其實可以考慮利用網上對戰平台,舉辦鏢迷聯誼活動,維持人氣之餘亦能宣傳自己代言的產品;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知名鏢手之間亦可以嘗試舉辦網上友誼賽,形式可以參考Phil Taylor 和Raymond van Barneveld,相信同樣能夠吸引跨地域鏢迷注意,這對鏢手自身鍛煉技術和培養人氣亦有好處。

(三):對高水平鏢手而言,大型飛鏢賽事的大額獎金、比賽氛圍、公正性、商機,以及鏢手面對面對賽的競爭感,是網上對戰無可比擬的,因此可以預期,假如疫情將來大幅緩和、各大飛鏢賽事回復正常時,高水平鏢手自然會專注於在現實賽場上打拼,但這不代表遙距作賽或遠程製作技術在飛鏢運動中再無角色,反之可以用作建構凝聚業餘或青年鏢手的舞台。例如:亞洲年輕鏢手要與歐洲地區的同好面對面交流,難度大、機會少,而且成本高,若利用互聯網打破地域界限,安排網上交流對戰,對各地培育飛鏢新血都是好事;又例如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飛鏢組織互相合作,定期透過網上平台或利用遠程製作技術舉辦國際性業餘飛鏢聯賽、青年賽、長者賽,甚至傷健人士飛鏢賽,又是否值得考慮?

darts
(圖片來源:Clem Onojeghuo on Unsplash)

後記

自己自從農曆新年後,因為疫情、工作等原因,一直沒有出外練習過飛鏢。久休多時,對飛鏢的熱情好像也有所減退。直至近日隊友相約見面兼練習,下班後拿着三支飛鏢度過了一個充實晚上,感覺自己還是很喜歡這項運動,還是期待繼續與鏢友競爭,在賽場上繼續突破自我,不斷進步。

當自己因為種種理由或藉口而停滯不前,別人卻自強不息,雙方距離只會愈拉愈遠。今次疫情,對筆者自身、對鏢友、對飛鏢運動員,甚至對世界各地的飛鏢組織而言,都是一場考驗:能否克服心中的惰性繼續前進?能否熬過疫症帶來的寒冬而再次出發?能否發揮想像力,開拓未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還是坐等被時代淘汰的一天來臨?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更是留給願意堅持下去的人。共勉之。

More Stories
黃金時代倉(2022/05/06)